宏观动态Dynamic

发展低空经济 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


日期:2025-04-15 可为洞见

摘要:上班打飞的、快递从天降……这些科幻场景正在成为现实。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打造低空经济这一新兴产业和新增长引擎。从此,低空经济的发展受到广泛关注。众多专家学者就低空经济的科学内涵、作用机制与发展路径作出论证和预判。现将相关内容综合辑要如下。

    一、低空经济的科学内涵及特征

    低空经济是在低空空域范围内,以低空飞行为牵引的经济活动的总和,包括低空飞行器制造、低空飞行服务及相关配套服务。低空经济历经概念提出期(2009——2010年)、初步发展期(2011——2020年)和快速发展期(2021至今),产业体系逐步成形。关于低 空经济的内涵,目前学界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观点。

    从狭义上说,低空经济是指以通用航空业为主体产业、以无人机产业为主的经济形态。从广义上说,低空经济是指以低空空域为依托,以各种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为牵引,辐射带动相关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性经济形态。

    有专家从产业发展的现实要求出发,将低空经济更精准地定义为,各类低空航空器在飞行活动中所关联的新兴产业,以载人载货及其他作业等多场景驱动的运输系统为核心内容,由低空运载装备(航空器)、空地基础设施(机场)、航路等一体化管理设备及服务系统构成。

    从产业链划分的角度看,低空经济可分为上游、中游、下游三部分。产业链上游是指原材料及部件,主要包括航空材料、航空部件和软件等,这是低空经济的基础。产业链中游是指低空飞行器和机场设备,主要包括无人机、直升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空港空管设备及系统软件、相关辅助设备等。这是低空经济的核心。产业链下游则为低空配套与服务,主要包括低空飞行服务保障、地面服务保障、运营服务,以及低空物流、低空旅游、航空摄影、空中巡查、医疗救援等各类场景应用。这是低空经济的协同配套和落地见效。

    这表明,低空经济具有产业成长性高、产业链长、产业融合性强、应用幅射面广等特征,其未来将向更便捷、绿色、智能、高效、安全的趋势发展。产业成长性高体现在通用航空和无人机产业为主的低空经济,目前尚处于产业发展初期,未来市场空间巨大,产业成长性高。

    产业链条长期体现在低空经济涉及数十个科技和工业门类,涵盖原材料及部件、低空航空器和地面设施的制造、飞行运营保障服务以及各类应用场景等的细分领域,产业链上下延伸较长。产业融合性强体现在低空经济产业广泛关联第一、二、三产业,融合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新能源、数字化和信息消费等新业态,并以“低空+”组合式产业形态呈现,还兼具空地融合、军民融合等特征。应用辐射面广体现在低空经济应用以航空器、航线、机场等为核心,易于跨地理区域和行政区域,广阔辐射和带动军用、警用、民用等领域和农业、工业、服务业等行业,典型应用场景包括空中游览、低空物流、城市公共治理、农林植保等。归结起来,低空经济是循着“低空资源要素化——低空要素产业化——低空产业生态化”线路发展起来的,由新基础设施布局、新低空装备研发、新低空场景开拓组成的新经济形态。

    二、低空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低空经济在传统通用航空业态基础上,融合了有人机、无人机的发展优势,重构了传统空间利用方式,以创建低空经济产业创新生态,推进“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培养——新消费引导”的高水平动态平衡,实现高质量发展。

    1、低空经济塑造发展新动能,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低空经济是一种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目前正呈现革新式、体系性融合化发展。以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混合动力无人机为代表的新低空飞行器不断涌现,相关技术的持续迭代演进突破,将推动产业形态革命性变革,创造新的需求。抓住这一发展机遇,因势利导,将为经济发展塑造新动能,培养新的增长点。从当前看,低空经济与信息通讯、交通物流、文化旅游等业态融合,已拓展出“低空+物流”、“低空+农业”、“低空+巡检”、“低空+文旅”、“低空+应急”等众多应用场景,培养出大批新业态、新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时下,全球低空经济已进入创新持续升级和应用不断延伸阶段,成为全球战略竞争必争之地。美国、法国、澳大利亚、巴西等都大力拓展低空旅游、低空物流、无人机配送等消费级应用,落子布局新赛道。从长远看,随着政策支持力度的加大和技术革新步伐的加快,低空经济将持续拓展更多“低空+”应用场景,催生更多新应用、新业态,激发新型消费动力。我们将可加快打造包括航空器及零部件制造、低空基础设施、飞行和地面服务保障、各类场景应用等在内的超万亿级产业集群,有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推进高质量发展。

    2、低空经济加速技术产品迭代升级,通过破解城市发展瓶颈、提升区域交通运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支撑。低空飞行本质上是一种交通运输活动。低空经济之所以近期极度爆涨,是因为技术突破和产业应用显著增强了人类开展低空飞行的能力,进而解决了伴随经济发展出现的多样需求。实质上是通过培养新供给,满足了人民群众对高速、安全、便捷的出行和运输服务的新需求。近年来,航空强国建设持续推进,低空经济重点技术方向的产品迭代和技术创新成果丰硕,多种构型的低空飞行器应运而生,eVTOL、轿厢式运载装备、空地全自动接驳装备等为代表的新型低空飞行器,以及新能源动力系统和智慧综合航空电子等新一代机载设备陆续涌现。新技术、新产品的迭代升级推动低空经济达到产业拐点,培育出新供给,助力城市空中交通(UAM)和区域空中交通(RAM)场景的实现,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支撑。目前,美、英、欧、日、韩等国家和地区正着手布局能够替代汽车、铁路等中短距地面出行模式的UAM系统,其意图正在于培育新供给以满足甚至创造更多新需求。实践表明,发展低空经济,既是缓解大城市地面交通拥堵,破解城市发展瓶颈,提升区域交通运力的有效手段,也是解决临海(水)、临边、山区等交通不便、减少交通设施压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求的重要途径,是以交通运输的供给创新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支撑。

    3、低空经济可推动生产要素高效优化配置,培养新质生产力。低空经济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新技术含量高、创新效力强、生产质量好等特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培育新质生产力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其一,低空经济涉及工业制造、空地设施建设、飞行培训、飞行服务、空中物流等诸多行业和领域,还可以赋能千行百业,因而具有很强的高技术产业带动性,发展低空经济,将成为我国未来产业增长新的重要引擎。其二,低空经济具有天然的数字化基因。数字技术嵌入低空产业,将以革命性方式改变、重构传统制造业的制造模式、组织方式,持续催生新的增长点,还将通过数字化赋能,为稳定供应链、重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供技术支撑,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其三,发展低空经济将推动生产要素高效优化配置,催生新质生产力。就本质而言,低空经济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来,其核心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借助前沿数字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新消费引导,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三、推进低空经济发展的实践路径

    低空经济当前尚处在发展初期。推进低空经济发展必须着眼长远,多措并举。当前,要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核心技术攻关、应用场景开拓和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

    1、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奠定低空经济发展基石。要树立适度超前、高效实用、因地制宜的发展理念,建设配套物理设施的“设施网”、低空感知及通信的“空联网”、数字空域及操作系统的“航路网”和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服务网”,打造能够保证飞行安全、提高飞行密度、增加空域容量、提升空域使用效率的高速泛在、天地一体、云网融合、智慧敏捷、安全可控的信息基础设施,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将低空飞行纳入国家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推动低空基础设施与民用机场、其他交通运输枢纽有效衔接,推进低空飞行和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协同发展,实现低空飞行网络与现有交通网络的有效衔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出行需要。

    2、构建协同创新模式,加强新低空装备核心技术研发。低空经济的核心是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借助前沿数字技术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就要整合各方面资源,构建协同创新模式,加强新低空装备核心技术研发,确保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一方面,要推动工程技术研发机构、重点实验室、高校、企业技术开发中心等创新机构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重点项目、国际交流等方面加强协同合作,形成各种信息资源共享共用。支持创新主体共建低空经济创新联盟、联动创新基地、学科交叉研究中心等,提升产业内部协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加大发动机、飞行控制系统、航电系统、动力系统、智能避障、航空监管、反制以及抗干扰等核心技术攻关。推进低空核心基础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合,促进关键共性技术研发系统集成和工程化应用。

    3、拓展、创新应用场景,牵引低空经济快速发展。低空经济是由颠覆性技术创新驱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技术性能和市场接受度只有在真实场景应用中才能得到验证、并支持技术持续迭代和产业成熟发展。因此,发展低空经济必须不断拓展、创新应用场景,充分发挥其牵引作用。要围绕农林作业、低空巡检、应急救援、低空物流等应用场景,开拓无人机、eVTOL等新低空飞行器市场,推动传统行业向智能化、无人化发展。要面向低空出租车、低空观光、航空摄影、低空飞行培训等消费市场,鼓励开发多样化低空消费产品,积极开展各种商业应用场景发掘,促进低空大众消费。要通过法律、政策修订或局部突破,将应用场景和市场需求释放出来。要鼓励、引导各地方政府及其下属机构、公共服务部门使用低空飞行器和低空飞行服务,向社会释放低空场景和市场。要推动低空经济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更多各类、更大规模应用场景被发现和培育起来,实现低空经济规模化运行。

    4、加强专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为低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有效支撑。低空经济是借助前沿数字技术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形态,每个产业环节,都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端人才。加强专业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是推进低空经济当务之急。一要推进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根据实践需要,优化高校专业设置,增加与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相关的学科与专业,如无人机驾驶、飞行控制等,培养其基础能力和创新思维。二要深化产教、产研融合,加快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优化相关人才的资质认证流程,完善相关人才的引进使用激励机制,提高人才储备的稳定性。三要加大人才供给方面的投入,制定分层次的人才引培计划。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相关领域专业创新人才的培训。要开拓人才培训的国际交流合作,引进国外高端科技人才,推动跨领域、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培养。